一場從台灣出發、跨越半個地球的旅程
這趟歐洲之旅的起點,是為了參加【2025世界品質評鑑大會】。
從東方飛往西歐,我來到了捷克首都——布拉格,一座融合歷史與藝術的城市。這裡有天文鐘、查理大橋與波希米亞的浪漫風情,但真正讓我印象深刻的,卻是一間由老銀行改建的布拉格熟成牛排館。
布拉格必訪美食景點:從銀行變身的牛排殿堂
剛抵達布拉格,拖著長途飛行的疲憊身軀,我按圖索驥尋找那間被譽為「肉食愛好者聖地」的餐廳。
原本以為會是傳統歐式小酒館的模樣——木質吧台、昏黃燈光、油煙飄香。
然而,當我踏入這棟建築,完全被震撼:挑高天花板、古典彩繪玻璃、大理石地板,氣勢非凡。
如果不是冰櫃中整齊陳列的頂級乾式熟成牛排(Dry-aged Steak),我幾乎以為自己走進了一間歐洲老銀行的金庫。
歐洲建築再生案例:銀行化身高級牛排館
在歐洲,將歷史建築改造成新用途的案例並不少見。但這家餐廳的創意不只在建築改造,更在於它成功結合「金融金庫」與「肉品熟成室」的概念。
這種結合歷史與現代的逆向設計思維,不僅吸引遊客打卡,也讓餐廳成為布拉格旅遊推薦清單中的隱藏亮點。
熟成牛排的藝術:從食材到珠寶展示
最讓我印象深刻的細節,是那一整排猶如珠寶展示櫃般的冰櫃。
每一塊乾式熟成牛排都經過數週甚至數月的熟成,肉色由深紅漸層至紫紅,邊緣帶著煙燻熟成的獨特痕跡。
那是一種時間與技術的結晶,更是一場值得投資的奢華美食體驗。
布拉格美食體驗:不只是一頓飯,而是一場文化探索
這場在老銀行裡的牛排饗宴,不僅是味覺的盛宴,更是一場文化的交流。
從台灣飛越半個地球,到布拉格坐下品嚐這塊熟成牛排,我體會的不只是料理的極致工藝,也是一種對歷史、空間與文化價值的再思考。
這趟旅程讓我幾乎忘記此行的初衷——參加世界品質評鑑大會。
而這場意外的布拉格美食體驗,成為我歐洲之旅的第一個高光時刻,也是一段值得記錄的跨文化饗宴。